<form id="fzdj7"><form id="fzdj7"><th id="fzdj7"></th></form></form>
      <ins id="fzdj7"><pre id="fzdj7"></pre></ins>

      <form id="fzdj7"></form><em id="fzdj7"><span id="fzdj7"><track id="fzdj7"></track></span></em>

            <form id="fzdj7"><form id="fzdj7"><th id="fzdj7"></th></form></form> <form id="fzdj7"><span id="fzdj7"></span></form>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gsxdhw.com 發布時間: 2021-03-08 17:06 【字體:

                按照《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廳字〔2019〕28號)要求,現將全省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在省委堅強領導下,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對標完成《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規定的各項任務,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ㄒ唬┥钊雽W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職責。一是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健全省政府黨組成員專題領學和集中學習常態化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省委書記、時任省長許達哲多次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將加快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納入省政府2020年工作報告;主持召開省政府全體會議學習《民法典》《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舉行2場法治專題講座;專題聽取2021年立法計劃編制情況的匯報。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省長毛偉明到任后,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組織研究編制2021年省人民政府立法計劃,研究審定多個重大立法項目,就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出席省政府任命的38名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儀式并監誓。省政府按要求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人大常委會報告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年度報告在省政府門戶網站等媒體向社會公開。全年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會128場。舉辦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的“12·4國家憲法日暨法治湖南建設年度盛典”。二是嚴格依法決策。深入貫徹《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省政府門戶網站發布行政決策征求意見280余次。堅持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未經合法性和公平競爭審查不得上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全年審查省政府重大合同和協議16件、涉法事務20件。省政府聘任了10名法律顧問和3家法律顧問單位。三是加強典型示范。益陽、資興和邵陽、岳陽等四個地區(項目)被正式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項目)”,數量并列全國第二。開展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在全國率先出臺鄉鎮(街道)和政府部門示范指標體系。四是加強法治建設專項督察。組織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對2個市、6個省直部門進行實地督察。

               ?。ǘ┘訌娨咔榉揽胤ㄖ伪U?,切實服務“六穩”“六?!?。一是健全完善制度體系。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查修改《湖南省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條例》,清理野生動物保護領域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廢止規范性文件12件。在全國率先梳理公布《支持疫情防控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出臺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稅費優惠政策,獲得中央督導調研組肯定,10家中央媒體作了系列報道。全省新增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81.73億元,省本級核準2860戶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139.82億元,李克強總理對此作出重要批示。二是出臺幫扶政策措施。省政府門戶網站發布“六穩”“六?!闭呶募?11件;組織開展“‘廳’說政策—復工復產政策訪談”活動16期;推出復工復產、“六穩”“六?!闭邇冬F“一件事一次辦”。國務院辦公廳推介我省做法,中央新聞聯播作了報道。繼續推行證照管理“延期辦”。三是加大執法保障力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行政執法指導,開展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打擊非法制售防護產品等專項執法行動,14件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違規交易案被列為全國典型案例。四是開展專題法治宣傳。編印疫情防控簡明法律讀本15萬余冊,發布50萬字的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指引,組建律師服務團260個,開展“疫后復工、法律護航”等公益法律服務行動。

               ?。ㄈ┮婪男姓毮?,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一是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省政務服務大廳建成運行,32個省直部門、1440個審批服務事項入駐辦理。制定“一件事一次辦”服務規范地方標準,發布第三批“一件事一次辦”事項96項,開發建設“一件事一次辦”小程序。前期發布的233件事項依次實現縣內通辦、市內通辦、跨層聯辦、異地可辦、全省通辦,部分事項實現跨省通辦?!耙患乱淮无k”改革上升為國家“放管服”改革重要舉措,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作出部署、6次推介這一改革做法,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最佳實踐案例,目前已有14個省、200多個城市復制推行。二是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調整省政府及部門行政權力及公共服務事項170項。出臺公共服務事項目錄(2020版),納入公共服務事項734項,實現事項基本要素省到村五級統一。印發村(社區)高頻政務服務“就近辦”事項26項,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叭湕l集成式向基層放權賦權”經驗得到國務院辦公廳推介。賦予園區全鏈條閉環管理權限173項,推進“園區事園區辦”。全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僅保留中央立項的16項;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保留14項,比國家規定少6項。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全面完成。三是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探索財政審計協同聯動機制,推動全面預算績效管理落地見效,我省作為唯一地方代表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評價實現省直預算部門和財政資金全覆蓋,2020年度全部省級專項資金(涉密除外)績效目標報送省人大會議審議。四是加快建設“數字政府”。48個省級自建系統與省“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完成對接。出臺規章《湖南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有力打破信息壁壘。建設全省統一的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有效規范中介服務。五是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33條”,加快推進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推進國際仲裁院和中非經貿仲裁中心建設,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企業設立登記平均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4763個單位使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開展工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修訂《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持續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全省累計報送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106.49億元,累計清償賬款100.38億元。不斷完善營商環境評價,評價范圍擴大到28個縣市區。

               ?。ㄋ模┙∪晟埔婪ㄐ姓贫润w系,推動良法善治。一是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落實省委領導地方立法工作規定,提請省委常委會審議了省政府2020年立法計劃和重大立法事項。二是不斷提高立法質效。建立和完善地方性法規起草工作專班制度。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10件,出臺省政府規章4件。清理了《民法典》涉及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三是增強公眾參與度。召開會議90余次,歸納整理各類意見上萬條。所有法規規章草案均通過網站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四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合法性審查省政府及辦公廳文件182件,“三統一”省直部門規范性文件294件,備案審查各市州政府規范性文件332件,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備省政府規范性文件60件,辦理公民申請合法性審查案件14件。

               ?。ㄎ澹┥罨姓谭w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一是統籌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深化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市縣基本完成改革方案制定和綜合執法機構組建等工作。建立城市管理領域事中事后監管與行政處罰銜接機制。二是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召開全面推行“三項制度”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推進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制度,完善行政執法文書格式。對60個執法部門、449件執法案卷進行了評查。三是積極推進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統一組建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機構,逐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四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加快全省行政執法監督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組織全省執法人員資格考試,25000余人參加,發放執法證件17360本。

               ?。┘訌妼π姓嗔Φ闹萍s監督,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一是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列席省人大常委會6次,接受專題詢問2次,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354件;及時向省人大常委會匯報工作,執行常委會決議決定,對有關工作審議意見進行整改落實,組織有關部門接受執法檢查。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辦理政協提案733件。二是加強審計監督。審計項目97個,提出審計建議414條,促進建章立制204項。對3個市14個縣區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對30個單位55名領導干部實施了經濟責任審計。三是發揮行政復議監督作用。省政府本級收到行政復議申請329件,受理251件,結轉117件,審結295件。通報了2019年度全省行政復議案件情況。成立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籌備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組織起草了《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正按程序加快報審。四是自覺接受司法監督。省政府應訴案件213件,結轉109件,目前法院審結203件,無被撤銷或確認違法情形。五是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線上開設專欄,線下設立專區,打通“我要看”和“我要辦”。制作發布省政府常務會議決策信息專題37期,全鏈條公開重點領域信息,集中公開省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68件,辦理省政府依申請公開167件。省政府政務公開工作被評為全國優秀。

               ?。ㄆ撸┙∪晟粕鐣芗m紛預防調處化解體系,依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一是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省調解組織新增至1180余個,專職調解員新增至4650余名,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1.3萬件。組建全國首家影視文化仲裁院,成立首家知識產權仲裁院和訴源治理賦強公證工作室。二是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在全國率先構建“縱橫一體”工作格局,建立省級聯席會議制度,率先完成三大平臺融合發展總體設計方案,領先推行“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新模式,提供法律咨詢服務30萬人次,辦理案件41.9萬件,《法治日報》4次推介我省經驗。三是不斷鞏固基層依法治理基礎。在全國率先開展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法制審核,審核村(居)規民約14224個。出臺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編印《法治鄉村建設》工作手冊,錄制法治宣傳教育廣播音頻300條發放至29000余個村,在線培訓“農村法律明白人”38000余人。評選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78個。四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深入推動憲法“七進”“憲法進賓館(景區)”活動參與人數達5000萬人次。推行“公共選修+區域(行業)選修”學法考法方式,全省150萬余國家工作人員參加。深入學習貫徹宣傳《民法典》,全年宣講1350余場,與網民在線互動,各平臺相關綜合流量超10.3億人次。開展“擁抱民法典,走進法治新時代”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活動,在全國首創并推廣“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法治示范課程”。

                一年來,全省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些新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少數市縣政府和部門負責人法治意識仍需增強,對學法用法、依法行政、出庭應訴等工作認識還不到位,個別單位未按要求落實年度報告制度。二是政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地方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三是政府立法主動研究、服務促進重點領域發展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屆滿前評估尚不到位。四是執法體制改革需進一步深入,執法“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基層執法能力有待提升。

                二、2021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ㄒ唬┻M一步完善法治建設制度體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科學編制我省實施方案。

               ?。ǘ┻M一步提高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能力。落實黨委(組)學習中心組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和領導干部任前考法、年終述法制度,探索開展第一責任人述職工作。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加強法治督察,強化結果運用。

               ?。ㄈ┻M一步推進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落實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持續加大放權賦權力度。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深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和政府誠信建設。

               ?。ㄋ模┻M一步提高制度建設質量。持續完善政府立法機制,提高公眾參與度,不斷提高立法質效。重點加強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維護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政府立法。完善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三統一”制度。

               ?。ㄎ澹┻M一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提高執法“信息化”水平,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加強重點領域執法。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人員和輔助人員管理。

               ?。┻M一步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改進和創新社會治理。抓緊出臺并落實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意見。發揮行政裁決化解民事糾紛的“分流閥”作用。制定并實施“八五”普法規劃。


              信息來源: 湖南省政府辦公廳      責任編輯: 郭玟
              打印 收藏
              相關閱讀